首页 > 正文

学术报告-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姜本学研究员

日期:2020-07-14    浏览次数:

时间:7月14日下午2点

地点:东区会议室一楼

报告人:姜本学 研究员(中科院上海光机所)

报告题目:Transparent ceramics Spark Optics Advances Lasers, Scintillations and Infrared Applications

报告人简介:姜本学,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, 1980年生,山东青州人,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红外光功能材料实验室副主任,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、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。

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(1项)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3项)、国家863计划(2项)、国防配套JPPT项目(2项)等10多项,在Scientific Report、JACS、JECS、OME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00余篇,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0余项,授权10余项,合作出版《先进光功能透明陶瓷》专著1 本。

研究方向一:发光陶瓷设计与制备以及其性能研究(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上海市经信委项目)

Ø  采用“能带工程”和“缺陷工程”对稀土离子掺杂的多组分石榴石结构闪烁材料的能带结构、缺陷能级与闪烁性能的关系进行模拟计算和优化,设计GYGAG闪烁陶瓷新体系,得到了光输出45300Ph/MeV,衰减时间33ns,余辉0.014%@20ms高性能闪烁陶瓷,确定其在X射线成像上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。

Ø  以解决激光照明和激光显示材料的热问题和光斑控制为出发点,利用复相陶瓷合成技术引入高热导第二相,制备YAG/Al2O3以及GYAG/Al2O3复相陶瓷,热导率达到22 W·m·K,光效大于290lm/W,在温度达到300C下,发光强度保持原来的84%,同时显著提高了显色指数,实现了荧光陶瓷的工程应用和产业转移转化。

研究方向二:激光透明陶瓷(国家自然基金、863计划、973)

Ø  Nd:LuAG激光陶瓷获得跨越式发展:发展了真空+HIP两步烧结工艺,大幅度降低了激光陶瓷晶粒尺寸和散射损耗。实现了单脉冲数十J重频激光输出。

Ø  利用热锻工艺将单晶锻造成多晶,优化掺钕氟化钙晶体的热力学性能;

Ø  基于陶瓷的晶粒定向生长机理,制备了复合结构平面波导材料,为实现高光束质量激光WQ和下一代点火装置奠定了材料基础。


中国计量大学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院  版权所有.2019
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258号
电话:0571-86872376  邮编:310018